本篇文章由专业生化试剂供应商诺博莱德为您提供。
核酸电泳是进行核算研究的重要手段,常用于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两种,凝胶电泳操作简单,是分离鉴定和纯化核算的一种常用方法,那么核酸电泳的步骤有哪些的呢?
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步骤:
用透明胶将玻璃板或电泳装置所配备的塑料盘的边缘圈封,制成胶模,置水平工作台上;
(2) 称取适量琼脂糖,置电泳缓冲液中,加热使琼脂糖溶解;
(3) 待溶液冷至60℃,加入10mg/ml EB贮存液,使终浓度达0.5mg/ml;
(4) 在距离胶模底板0.5-1mm处放置电泳梳,将琼脂糖溶液倒入胶模中,厚度约3-5mm,注意避免产生气泡;
(5) 凝胶完全凝固后,移去梳子和透明胶,将凝胶放入电泳槽。加入TBE缓冲液使恰好没过胶面约1mm;
(6) 将DNA样品与1/6体积加样缓冲液混合后,加入样品槽中;
(7) 接通电源,使样品槽在负极端,用1-5v/cm的电压,电泳适当时间;
(8) 电泳结束后,可将含EB的凝胶直接放在紫外线检测仪上观察,并拍照记录,也可将不含EB的凝胶在0.5μg/ml的EB溶液中染色30-45分钟,再如上观察和拍照,记录结果。
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步骤:
(1) 配制试剂
① 30%丙烯酰胺:100ml双蒸水中含29g丙烯酰胺和1g N,N’-亚甲双丙烯酰胺。
② 5×TBE 每升溶液含54g Tris.HCl,27.5g硼酸和20ml 0.5mol/L EDTA(pH8.0)。
③ 10%过硫酸铵:10ml双蒸水中含1g过硫酸铵。
(2) 装置胶模 将玻璃板和垫条事先用去污剂刷洗,并经自来水和无离子水冲洗干净,晾干。装置时,将较大的玻璃板平放在工作台上,将两个垫条放在玻璃板两侧,涂上少量凡士林,并将上层玻璃板置于垫条上,用夹子将玻板连同垫条夹紧,底部用1%琼脂糖密封。为防止漏胶,除放梳子一边外,其余三边应用防水胶带密封。
(3) 根据玻璃板大小及夹层厚薄计算所需凝胶溶液量,按表配制溶液(100ml)。
浓度 |
3.5 |
5.0 |
8.0 |
12.0 |
20.0 |
30%丙烯酰胺(ml) |
11.6 |
16.6 |
26.6 |
40.6 |
66.6 |
水(ml) |
67.7 |
62.7 |
52.7 |
39.3 |
12.7 |
5×TBE(ml) |
20.0 |
20.0 |
20.0 |
20.0 |
20.0 |
10%过硫酸铵(ml) |
0.7 |
0.7 |
0.7 |
0.7 |
0.7 |
将35μl TEMED加入100ml混合液中,混匀,然后均匀连续注入两玻璃板空隙中。
(4) 立即插入电泳梳,勿使梳齿下形成气泡。
(5) 室温聚合1小时,梳齿下出现折光带时,表明聚合反应已经完成。若凝胶不立即使用,可用纱布或滤纸(用1×TBE浸泡)包盖于凝胶顶部,置4℃保存1-2天。
(6) 拔去梳子,立即用水冲洗加样孔。
(7) 除去底部胶带,将凝胶直立放入电泳槽。在上下两槽中灌好1×TBE溶液,驱尽凝胶底部附着的气泡。并用1×TBE溶液冲洗加样孔;
(8) 将核酸样品与适量6×凝胶加样缓冲液(见表2-28)混合,并加入凝胶加样孔中;
(9) 接通电源,正极与下槽连接。电压一般控制在1.8v/cm。电压过高时凝胶产生的热量可造成DNA区带弯曲,甚至引起小DNA片段的解链;
(10) 电泳毕,取下玻板和凝胶,放在工作台上,从夹层一角轻撬,将上面的玻板轻轻移开,并小心揭下凝胶,置染色液中染色并进行结果观察。